韵书
繁体或异体字:綿緜
拼音:mián  韵部:
綿、緜
〈名〉
    (会意。从帛,从糸(mì)。本义:丝棉,精丝绵,新丝绵)
  • 同义
    • 绛缇絓紬丝絮绵。——《急就篇》。注:“渍茧擘之,精者为绵,粗者为絮。今则谓新者为绵,故者为絮。”
    • 身衣布衣,木緜皁帐。——《资治通鉴》
    • 绵软如云。——白居易《新制布裘》
  • 又如:绵子(丝绵);绵衣(内装丝绵的衣服);绵帛(丝绵绢帛的总称);绵矩(加工丝绵的工具)
  • 通“棉” 。如:绵花(棉花);绵絮(指弹松的丝绵或棉花);绵绒(轧去棉籽尚未弹松的棉花)
  • 丝絮状物
  • 姓。春秋齐有绵驹
綿
〈动〉
〈形〉
  • 久远
    • 微睇緜藐。——司马相如《上林赋》。注:“远视貌。”
    • 鸟屿緜邈。——左思《吴都赋》。注:“广远貌。”
  • 又如:绵暧(久远,悠远);绵眇(遥远、悠远、远视的样子);绵野(遥远的郊野)
  • 柔软,单薄 。如:软绵绵;绵薄(谦称自己薄弱的能力)
  • 薄弱;软弱
    • 人绵力薄材,不能陆战。——《汉书·严助传》
  • 又如:绵弱(柔弱,薄弱);绵幂(微细);绵劣(才能薄弱,智力低下);绵力(谦词,能力薄弱)
  • 病重
    • 不图所患,遂尔绵笃。——《晋书·陶侃传》
  • 又如:绵笃(病危,病势沉重);绵惙(病势垂危)
  • 美,盛 。如:绵芊(草木茂盛美好的样子);绵丽(柔美华丽)